神州之都小说阅读网>修真>毒清 > 第五百六十五章 厚与黑(三)
    自岳州回到武汉三镇之后,杨猛摇身一变,就成了推动湖北乃至整个湖广的幕后黑手,打仗,对杨家并没有多大的好处,身处武汉三镇,借机经略两湖四川,才是真正的大事。

    湖南是四大米市之一,四川有天府之国的声名,而湖北的江汉平原,也是鱼米之乡,之前杨猛控制的地盘,无论是云贵、藏边、川西还是两广,在粮食的出产上都不及这三省富庶。

    虽说农庄的步子,在这三省走得有些艰难,但并非是走不动,湖南的洞庭湖,川东的江边田庄,湖北大户出逃之后遗留的田地,面积可是不小,将这些土地握在手里,很大程度上能减缓一下,对进口粮食的依赖。

    米利坚还有一场内战要打,说不准什么时候,这进口的粮食也要断顿,任你有再多的真金白银,到时候没有了供应量,也只能干瞪眼。

    能吃的可不止是粮食,刘一贴提出的猪鬃产业不错,既能养猪还能在猪鬃上赚一笔,川东的猪鬃不错,适合大面积的推广。

    剩下的猪肉,云南有宣威火腿、诺邓火腿,湖北、四川有腊肉,这些都是能长时间保存的,而且,这戏腌腊的肉食也是不错的军粮,一举两得的事情,自然要大力推广。

    至于牛羊马驴之类的大牲口,杨猛不仅在扩大养殖的规模,而且在引进军马的同时,也在引进各式各样的国外家畜。

    现在的杨家,虽说地盘越来越大,但粮食多少还是有些饱和的,存粮越来越多,一两年就要轮换一次,大型的粮库、粮仓也一直在建,依旧有许多吃不完的存粮,用存粮酿酒,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    剩下的酒糟肥料。人虽然没法吃,但喂牲口还是可以的,利用手中的粮食,囤积大批牲畜,也是解决吃饭问题的好法子。

    大清的许多地界缺粮,杨猛不是不知道,做这个买卖也不是不挣钱。但有些矛盾还是要激发的,替满清解决危机,不在杨猛的考量范围之内。

    有些地方缺粮,对杨猛来说也是好事儿,这样有利于理教的传播,以舍粥舍粮为依托。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,只要不是大批量的饿死人,有多少事儿是不能接受的呢?武汉三镇、洞庭湖周边还有四川那边的船坞和炮局,已经建造完成了,机械的运输,却成了难题。

    云南虽然能自产大部分机械了,但杨猛在各国的机械订单。却从来也没有断过,相对于机械制造,短期之内兵工还是云南要主要着力的地方。

    一年几十万条枪,上万门火炮的产量,是杨猛期待之中的,但想要达到这个量级,需要的时间,也不是一两年。三五年,或是六七年之内,云南制造业的重心,都将是军工,这也是很无奈的一个选择。

    大批的机械,本该走长江水路的,但太平军定都天京之后。长江水路基本算是断了,打开很简单,但朝廷会怎么看?

    珠江湘江之间的运河,虽然动工了。可还是需要时间,许多大型机械,只能在广州拆解之后,经水路、陆路运输,到达这些需要的地方。

    虽说耗费了人工和运费,但一拆一装,对那些新手学徒来说,也是个很好的实践机会,相较于这个,人工和运费好像有些不值一提了。

    在粮食和工业之后,杨猛还有一个有些让人无法理解的着力点,那就是东南亚的三叶橡胶树,从种子到几年树龄的成树,杨猛可是花了大价钱的,移植的死亡率高的出奇,长途的运输,对三叶橡胶成树来说,是个很大的生死考验,可即使是十存二三,这几年杨猛也一直没有断过对三叶橡胶林的培植。